河北塞罕壩等全國19處自然保護區通過國務院審定,被批準為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。
塞罕壩于2002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。保護區位于河北與內蒙古交界處,渾善達克沙地南緣,為森林——草原交錯地帶,保護區面積20029.8公頃,分為核心區、緩沖區和試驗區,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——草原交錯帶生態系統、灤河與遼河水源地、天然植被群落、黑鸛、金雕等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。
河北塞罕壩自然保護區為三北防護林環北京、天津區段的主要組成部分,森林覆蓋率80.74%。它阻滯了渾善達克沙地南移,孕育了灤河、遼河水源,是京津乃至整個華北地區阻沙源、保水源的重要綠色生態屏障,也是北方地區重要的物種基因庫,是研究華北、東北、內蒙古交錯帶生態系統變化、發展和掩體規律的活教材,生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和突出。同時,保護區是在荒漠沙地上建成的,生態環境十分脆弱,一旦破壞極難恢復。
塞罕壩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對保護該地區森林及動植物資源、維護京津及華北地區生態安全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意義重大。